虽然这一年还没结束,还是想为这一年写点什么。

一月到四月还是一如既往的波澜不惊的生活着。因为在一个创业公司兼职,做的事情比一年前有意思一些,但基本上还是实验室寝室两点一线,周末和 tt 出去逛逛。四月初去了一次杭州。

过年的时候和 tt 商量一起去台湾玩,但那时候去台湾还只是个完全没有谱的事情。三月底 tt 看到一个台湾自由行的优惠活动,四天内截止,两个人就这样一冲动报了去台湾的团购。四月准备好了各种手续,准备五月中旬出发。但是老实说,甚至在出发前的那一天,我都没觉得这件事情是彻底定下来了,或者说,总觉得去台湾玩这样一件事还是离自己遥远了点。也许是宅生活惯了,一下子这样进行一个离开大陆的持续 10 天的旅游让自己觉得太遥远了。去台湾我还是第一次坐飞机。

但是当下了飞机,双脚踏在松山机场的时候,我才意识到这一次台湾之旅真的成行了。

台湾这次旅游其实对我心理上的积极意义很大,不知道怎么描述,大致就是一件事原以为离自己很远的事情从慢慢部署准备到突然意识到已经成功了的感觉。

接着是暑期实习。在此之前我一直在 D 和 M 之间犹豫,最后去 M 实习的前一段时间还后悔当初没去 D,因为不大习惯 M 的企业文化。但是现在发现就实习而言的确应该选择 M,虽然 D 里面做的事情应该会更有挑战也更有意思,但是在 M 里 soft skill 得到了很大的锻炼。回复邮件时的措辞是一方面,对一个大公司的一些基本了解是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mentor 是位英国人,实习的三个月里约了他两次一共进行了三次面对面的聊天,这对英语口语的提升非常明显。

关于这一点,岔开来说口语提升的帮助不仅仅在这三次锻炼直接得到的提高上,而是养成了注意美剧、电影中常用语积累的习惯。比如聊天的时候我不知道我回答完问题后应该怎么表示已经说完了,「That’s all 」听起来正式了一点。后来看了《Before Sunset》后发现可以用「Did I answer your question?」。如果之前没有经历这样的聊天,恐怕看电影的时候听到这些用语我是不会注意的吧。

十月的土耳其之旅。是在八月中旬决定的,订了机票。即使已经有过去台湾的经历,到达伊斯坦布尔的那一刻我还是有一种很强的「居然真到这里了」的感觉。算是加强了这种实现原本觉得遥远的事情的信心吧。

当然这一年最重要的,还是最近的找工作的经历了。一开始只是打算试试一两家硅谷的公司,后来某一晚听了学长的建议打算多投几个试试。去 LinkedIn 翻了一圈一度二度人脉,发现真要投还有不少公司可以内推。一下子动了心开始认真准备起来。

这一段时间准备工作时的状态可以说是有史以来最积极的,一方面憧憬着美好的各种可能性,另一方面电面之后一个接一个的好消息又不断激励着自己,让我充满动力的准备面试。

而现在还真拿到了 FG 的 onsite 资格,可以飞去加州面试了。不贪心的话已经是可以满意的结果了吧。

还有一个半月,结果就差不多都出来了。不管最后结果如何,这一年,最大的收获就是体验了好几次这种以为离自己很远,但却逐渐变得可能直到最后变成现实的感觉。这种感觉的正面动力太强大了,会让人真的相信「Impossible is nothing」。